江西省上高县信息集散云平台
信息发布
上高群组 上高印象
上高信息网上高新闻 > 政务新闻 > 乡镇动态 > 正文

我是章江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——知青周冬林的故事

2018-11-28 09:55 来源:上高县信息中心  收藏  举报

在章江小学的教室里,几位老人坐在小小的课桌上,激动又热情洋溢地畅谈着,回忆着他们十八岁的青春年华,追忆着他们洒在这块朴实的土地上的热泪、热汗和热忱的心,讲到兴奋时,老人们眼角的皱纹盛满了蜜,手舞足蹈地像个孩子,几个十几岁少年少女的样子仿佛历历在目。离开这个小村庄近40年了,这是他们不知道第多少次聚会了,他们各自经历了丰富多彩的人生,有的成为了司法局的副局长,有的在工商局兢兢业业几十年,有的成为了风靡一时的破案“神探”,但他们心中最念念不忘的,还是最初自己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小村庄的样子,朴素的外表,朴实的思想,不一般的青春经历。

我是章江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——收获篇周冬林,1957年生,1975年8月下放至上高县江口公社章江大队左家组,先后在章江林场、发电站、油榨坊、村委会工作,做过画匠、发电工、理发匠、木匠、老师,1979年12月返城。时间回到1975年8月,正值酷暑,刚满18岁的小伙子周冬林背着一个大大的帆布包,因为个子瘦小,身体被压得微微弯曲,他还不忘帮同行的女同志傅晓云提着麻布袋,两人沿着弯曲的山路往村子里走。章江大队离江口公社六公里的路程,不算远,但四面环山,交通并不便利,以前去过农村,但是很少来到这种小山村,沿着山路绕了一个又一个弯,两人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章江大队,接待他们的是大队干部潘牛牯和晏君菊,淳朴又热情,大队书记问道:“仔哩,到这里可是要吃点苦哦。你会做什么吗?”周冬林也是个充满干劲的小伙子,自信地拍拍胸脯说:“我什么都可以学!”

周冬林被安排在左家自然村,住在闲置的农房里。章江林场的负责人易云阶接收了这个小伙子,安排他先暂时在林场劳动。章江林场总共十几亩田,养了猪、牛和鸭。正值双抢,周冬林虽之前也下过地,但从没有这么累,林场总共就四五人,十几亩地的稻子都要人工收割,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干活,在火热的八月面朝黄土背朝天,和之前每天伏案学习的生活完全不同,一个礼拜不到,周冬林就晒得黝黑发亮了。晚上干完活回来已经是七八点了,知青们要自己烧饭,因为体力劳动大,周冬林一天要吃两斤半的薯丝饭,没时间做菜,配菜一般是萝卜干和咸菜。

忙过了双抢,林场负责人安排周冬林去养鸭子。林场新买了六百只幼鸭,每天光是鸭食就要用大铁锅煮上好几大锅,晚上数鸭子就要不少时间。养了两个月,几十只鸭子被狗咬死了,林场考虑到损失大,就放弃了养鸭。第二年,正好赶上“打倒四人帮”时期,村里的墙上都要画漫画,大队没有文化人,高中毕业的周冬林自然被委以重任。周冬林虽读书好,但从未画过画,为此他在上高拜了一位老师,学了几次,之后就自己通宵达旦地练画,纸上画画好练,可要画一大副在墙上确实是难,在忙完农活的间隙,周冬林就一刻不耽搁地画,历时半个月,终于完成了任务,从此又多了一项画画的技能。之后周冬林就被安排在章江村发电站做发电工,那个时候都是人力操作机器发电,发电机的马力有五十匹,需要很大的力气才操作得了,周冬林长得瘦小,每天发电很吃力,不小心还会打到手。发电站旁边就是榨油坊,一边发电一边闻到飘过来的菜油香,他好是羡慕,每天吃薯丝饭对于这么大强度的体力劳动确实有点支撑不住。周冬林向大队申请去榨油坊工作,大队同意了,这无疑是个大好事,每天工作完,榨油坊都会用剩下的油炒些饭给工人吃,来这儿一年,好久没吃到这么油汪汪的饭,让周冬林好是满足。

第三年,周冬林又被安排去学校做理发匠。章江中小学学生很多,附近田背村的学生都来这儿上学,学校里定期要给学生理发,周冬林就学起了剪头发。那个时候剃头是用笨重的大铁剪刀,一点点手剪,然后刮胡子,忙的时候,一天要剃五六十个,抓剪刀的手都累得不听使唤。学校校长看这个知青小伙子干活儿很麻利,人也能说会道,就让他兼职做起了学校的体育老师,每周四节课。周冬林自学过英语,在上体育课的时候,还会教学生一些英文,学生都很喜欢这个幽默的“全能”老师。

在章江的几年周冬林结识了不少好朋友,有上海的、南昌的还有本地的,那个时候,普通话不普及,大家都说着来自各地的乡音,有些本地学会了上海话,上海知青也能说几句上高方言。说到上海知青,周冬林有感而发:“上海知青在这里真的吃了不少苦,贡献也最大。上海知青六几年刚来章江的时候,村里晚上漆黑一片,他们用大城市学来的先进技术,在村里搞发电,1975年开始到处都有了电灯。”每次上海知青回家探亲,本地人都会要他们带很多高筒雨靴、萧山萝卜干来,都是县城里买不着的新鲜东西。本地知青里有个周冬林的好友,浪山林场的知青陈树林,周冬林在章江村做过木匠,学会了做锄头、犁、凳子等农用品和日用品,他用自己新学会的手艺给好友陈树林做了一个脸盆架和桌子,陪伴了陈树林在浪山林场的几年知青生涯,后来陈树林一直随身携带着,搬了很多次家,时隔四十多年,现在还完好地保留在陈树林家中,作为知青年代同甘共苦的友谊见证。

1979年,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,全国知青开始陆续返乡。周冬林被分配到了工商局,章江村的经历让周冬林修炼成了吃苦能干的能人,之后他接连被司法局、敖阳街道、财政局等多个单位借调,退休后还被镜山集团返聘,周冬林说:“没有章江就没有现在的我,章江教会了我做人、做事,我这一生都受益匪浅。”

供稿:芦洲乡 责任编辑:SN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