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省上高县信息集散云平台
信息发布
上高群组 上高印象
上高信息网上高新闻 > 魅力上高 > 景区介绍 > 正文

蒙山银矿

2018-05-25 10:33 来源:上高县信息中心  收藏  举报

    蒙山古银矿兴起于南宋庆元六年,封闭于明万历二十三年,历经宋、元、明三个朝代,距今已800余年,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的、保存较完整的古银矿遗址。季春时节,记者走进赣中腹地上高县,探访蒙山古银矿的前世今生。

蒙山“银洞”探秘
  蒙山海拔千余米,有“上高屋脊”之称。在蒙山深处,有一处叫大窝里的高山盆地,散落着一些村庄、梯田、树林,风景如画。这里藏着一座历经三个王朝的古银矿。
  陪同的南港镇干部江家和说,大窝里十几个村庄,有华、宁、吕、赖、沈等姓氏,为上高本地罕见姓氏,多为宋、元、明时期的蒙山银矿矿工后代。
  “银洞啊?我见过,就在山后,可是路不好走。”听闻记者前来探访蒙山古银矿,大窝里68岁的村民肖付保说。大窝里人都知道后山有“银洞”,但涉足者甚少,而“太子壁”的传说却广为人知。
  相传,太子与皇后不和,被贬蒙山银矿督炼白银,后与蒙山“桑女”相恋,因拒绝回京贺寿,被逼撞壁而亡,钦差取太子头颅回京赴命。
  “太子撞壁而亡后,蒙山银场提举司为太子铸一金头,恐被盗墓,便用百副棺材葬之。”大窝里村民周兰芳说。在南港镇前进村,有“太子祠”一座,曾供有“金面太子”塑像,每年春节都会被抬出环村巡游5公里。
  “村子的后山就是太子壁,山上有一些银洞。”在肖付保带领下,记者翻山越岭,走沙石路,穿越荆棘,才找到一处“银洞”。这处“银洞”有点像是“天坑”,可远观而无法近看。肖付保告诉记者:“上个世纪80年代,银洞入口处还有木梯子,但没人敢下去。”
  太子壁是蒙山古银矿主采矿区,东从垴子上,西至三角塘,长约5公里,宽约2公里,目前已发现大小采矿矿井100多个,其中18个已经省地矿局赣西地质队勘探。勘探结果显示,蒙山古银矿最深最长的为一、二号矿井。二号矿井垂直140米,水平长170米,最宽处10.5米,最窄处0.5米,一般为2至3米。
  1982年12月14日,上高县文物普查队在地质队、武装部协同下,入二号矿井70米深处探查,发现矿井基本利用天然溶洞,沿岩层倾斜方向,循自然银矿带采矿,井内留有凿矿痕迹,还发现了瓷片、铁灯架、炉灶、钢钎等物件。
  据大窝里村村支书李润根回忆,1983年10月,他随赣西地质队再入二号矿井勘探,发现矿井内洞中有洞,纵横交错,人工凿银痕迹十分清晰,还有巨木横悬在洞中,树皮如鲜,应是古时用来吊挂矿石的。他们在银洞内走了8小时没到尽头,因无蜡烛而返。
  2006年11月,南港村东风桥组十余农民自发去一号矿井探险,带了5根160米长的绳索入洞,绳索用尽未终而返。数百年来,这些散落在大山荆棘峭壁中的古银洞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,仍有待探索。
  历经三个王朝的兴废
  蒙山古银矿出产的官银,长什么样呢?
  1977年9月,吉林省农安县出土了两件亚腰形银锭,成色95%,分别重1895克和1904克。银锭标明了铸造日期:一件是元代元统三年,即公元1335年,另一件是元代至正十年,即公元1350年。
  这两块银锭上刻有提调官、催办官、银库官、炉户、银匠等人的名字,道出了它的身世——为蒙山课银“元字号”和“天字号”银锭,均来自江西省上高县蒙山古银矿。
 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仅有的两件蒙山银锭,成为研究元代蒙山银矿及银矿税课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。
  上高县多年研究蒙山古银矿的袁长生说,蒙山古银矿因为出产的是官银,直接归朝廷掌管,经历了宋、元、明三个王朝,仿如一部悲壮的史诗。
  在太子壁山腰处,有一处天然洞口,是二号矿井“扁槽洞”。井口的岩壁上,有一处约2平方米的石刻文字:“此洞名为扁槽……封禁永远,再犯者定问谴不饶。”
  “这是当时朝廷刻的封禁矿井告示,矿井最早开采于南宋庆元六年(公元1200年),停于宋宝祐三年,终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(公元1595年),实际开采时间约为200年。”袁长生说。
  据同治《上高县志》记载:蒙山深处的多宝峰(又称珠宝岭)一带,从宋朝中叶起便发现了白银矿,“民凿山取之,岁之益深,匹夫荷钎入深采矿,熔之辄得金,以故人富饶”(元人许善胜《正德书院记》)。
  研究人员发现,从南宋庆元六年起,官府便在蒙山开采银矿,熔炼官银;到了元朝,蒙山银矿成为朝廷官银主产区,采矿规模扩大,达到顶峰。
  据史料记载,元朝至元十三年(公元1276年),因蒙山地界瑞州、袁州、临江三路,朝廷便拨此三路百姓三千七百户、粮一万二千五百石,集中人力物力开采蒙山银矿,在蒙山设提举司专门管理。
 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,蒙山银矿采矿规模继续扩大,要求每年产银由500锭增加到700锭(每锭五两或十两,或以块计算)。
  元大德十一年(公元1307年),因取矿年久,坑道做得不好,银矿矿井险象环生,常有塌方压死人的事情发生,白银产量上不去,才逐步冷清下来,几度停挖。
  然而,蒙山银矿的传奇并未就此终结。
  一个世纪之后的明朝永乐四年(公元1406年),户部再次派员会同府、县官员到蒙山勘查,认为狗头脑、大兴、神宝、下坡、天心等17处矿坑确实还有银,决定继续开采,终因措施不力,出银不多,又停了下来。
  明万历年间,蒙山银矿白银资源枯竭后,改为开采铅矿,也因方法不对,得不偿失,最终封闭停办。从此,前后开采了400多年的蒙山银铅矿,便再无人问津了。
  蒙山脚下的监里村西侧,是当年冶炼银矿的遗址——冶银工场“炉坪”,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。记者在监里古银矿遗址看到,古银矿矿渣呈黑色,有着明显的冶炼痕迹,拿在手上很沉。专家们在取矿渣标本化验后,发现其中含有银、铅、锡、钴、铜、锰、镁等12种矿物质成分。
  监里古银矿遗址的矿渣堆积如山,经地质专家现场考察,计算出矿渣堆放面积达到1.53万平方米,厚度平均约10米,藏量约50万吨。在监里村附近的窑下村、东湖村、南港水库底部和下坑山等地,均发现了古银矿矿渣,或许还有更多的矿渣埋在地底。
  由于古时的冶银技术落后,蒙山银矿的矿渣中仍然含有大量银、铅等成分,所以今日仍遭不法分子的觊觎,有的用卡车将矿渣偷偷运走。
  银矿遗址期待今世重生
  在蒙山监里古银矿遗址,堆积如山的矿渣前面,是一片残垣断壁。袁长生告诉记者,这里就是“正德书院”遗址,旁边还有一座古桥屹立不倒,一条古驿道穿过夜合山,连通山外的世界。
  “正德书院”类似于今日工矿区的子弟学校,在蒙山银矿兴衰起伏的数百年里,它演绎着别样的人文华彩。据《上高县志》记载:“蒙山银矿提举司第一任提举侯孛兰溪慷慨捐俸,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(公元1291年)筹建‘正德书院’,以正民德。”
  “正德书院当年规模可观,分前后三幢,前幢三门,中为礼堂,后为讲书堂,还有固定田租收入供养教员。书院曾几度修葺,在元末兵乱中被毁。”袁长生说,这座藏在大山里的正德书院,堪称中国第一所职工子弟学校。
  蒙山银矿常年有两三万人在山上采冶银矿,矿难、逃跑、叛乱事件时有发生。为了稳定矿山,维持治安,朝廷除了加强蒙山银场提举司的管理力量外,又在监里村以西8公里处的马湖驻扎了军队。
  军队需要战马,贩马生意随之在南港镇一带盛行。南港每年五月二十九的传统庙会,俗称为“马墟”。记者途经南港集镇,就见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敏捷地跨上大马,出行颇为有范。
  近年来,这个尘封已久的古银矿遗址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。中国科学院、国家文物局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中外机构的专家多次实地考察论证后认定:“蒙山古银矿的遗址规模大、遗迹遗存数量多,为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三的古银矿遗址。”2013年5月,经国务院批准,蒙山古银矿遗址被列入第七批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  2005年,日本专家鸟谷芳雄一行为日本“石见银矿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专程赶赴蒙山银矿考察,对蒙山如此大规模的银矿遗址惊诧不已。
  “蒙山银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、保存较完整的银矿遗址,具有重大的史料、人文和旅游开发价值,关键就要看如何开发和保护它。”省博物馆副馆长刘诗中这样感慨。
  目前,南港镇对矿洞遗址、冶炼遗址、提举司遗址、正德书院遗址、太子祠堂遗址等划定了保护范围,竖起了保护碑,落实了责任制,对侵占、损毁、偷盗文物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。

供稿: 责任编辑:SN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