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峰山坐落在上高县西南35公里处,距320国道约9公里。
1985年被省政府列为省风景名胜区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。九峰山有九峰禅寺(崇福寺)、观音泉、天竺峰、唐末山了然尼道场遗址、唐尼僧遗骨墓、七祖遗塔、宋朝江南第一石桥、灵芝石林、柏林等景点。它集雄、险、秀、幽于一体,宛如人间仙境,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中大地上。境内峰岩多姿、溪泉潺潺、林深鸟栖、空气清新,常年云飞雾绕,四季花草宜人,清幽的环境,原始野性的韵致,孕育了许多佳景,沉积了众多古迹,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,成为都市人亲近山水,回归自然的又一胜地。
九峰山地处末山山脉南麓,整个山势似雄鹰展翅,呈现出秀美、舒展的雄姿。因有香炉、天竺、芙蓉、云末、峨眉、清流、翠霞、苍玉、飞云九座奇峰,风光艳丽、秀出诸峰,故名九峰山。这里日出“岗飞霞映,石紫水碧”;雨日“烟雨蒙蒙,水天一色”;晚上“晓月流水,树影婆娑”。幽静的环境、迷人的风光,历来为人们探幽避暑之所。宋朝诗人蒋之奇游览九峰山后赋诗一首:“沿涧板崖人翠霞,寺僧犹记旧钟家,芙蓉秀出天河外,我欲名为小九华”。明代名儒邹守益曾在此开设讲堂,一时文人荟萃,远近闻名。
九峰山气候宜人,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%以上,年平均气温在16.7℃左右。由于气候适宜,动植物资源丰富。据1993年统计,有植物种类2000余种,其中木本植物700余种,草本植物1300余种,动物资源也很丰富,是上高县动植物资源天然基因库。
九峰山四季皆景。春天,山花烂漫,满目葱茏,云雾缥缈,扑朔迷离,恍若梦幻仙境;夏天,清风送爽,峰峦苍翠,绿树掩映,鸟啼蝉鸣,清泉甘甜,好一个清凉世界;秋天,红叶醉秋,层林尽染,山果遍野,桂花飘香,沁人心脾,一派多姿景象;冬天,松柏翠竹,傲然挺立,玉树琼楼,冰清玉洁,一片北国风光,令人赏心悦目,心旷神怡。在海拔750米的山间盆地——罗布塘,四周翠绿青环、塘中碧水荡漾,一派秀美的山水风光 ;天竺峰悬崖峭壁,酷似“照天蜡烛”,亭亭玉立,有直插云天之势;站在峰顶,任清风拂面,一股远离都市喧嚣、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,整个身心自在于闲适中,徜徉于梦幻般的意境里;蘑菇洞,洞顶钟乳石千姿百态,有的像莲花、有的像珊瑚、有的像菩萨、有的像珍珠玛瑙、有的像擎天柱、有的如飘逸的玉带,或晶莹剔透或雄壮神奇,或小巧玲珑,令人叫绝,使人称奇。
美奇谷,野草满径,灌木侵道,幽静的山谷,鸟鸣虫唱不绝于耳。清粼粼的溪水,像仙女美丽的飘带,从高山伸展到远方,终年流水潺潺。置身其中,掬一捧清泉,仿若吸吮大山的乳汁;抚摸千年古树的年轮,仿若翻开沧海桑田的变幻;踩着松软的落叶,仿若穿越时空的隧道,回到远古时代。
从蚂王坑到思公坪,从老庙堂到薄脑顶,到外都是青翠的竹海。深秋季节,当你来到蚂王坑竹海时,四野安静得没有一点杂音,一阵清风吹过,天地间骤然响起“淅淅沙沙”的竹叶摇响,那清脆浑然的摇响直逼耳膜,你会在突然的惊吓中,聆听到天籁之音传递的神秘之声,那是心领神会的感动,那是一种净化心灵、返璞归真的境界。
九峰山不仅是风景名山,而且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。现代《中国名胜辞典》中有详细记载,末山九峰禅寺(崇福寺)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年间,是曹洞宗大寺庙之一,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。《五灯会元》中以“九峰”冠以名号的高僧,有九峰普满、九峰通玄、九峰义诠、九峰虔、九峰勤、九峰希广等。这些九峰寺的禅师,有的是曹洞宗传人,有的是临济宗传人,有的是云门宗传人,均是中国禅宗史上有卓著声望的尊宿。为使千年古寺重放异彩,弘扬佛教文化,现由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印空老法师亲任末山九峰禅寺住持。
朋友,您如果有机会来九峰山参观游览的话,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。九峰山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会使您忘却闹市的喧嚣、工作的疲惫,回到大自然的怀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