滔滔锦江水沿着岩石砌成的河堤滚滚而去,溢满稻香的渍水田披着“良田”的盛妆款款而来,清澈干净的自来水进村入户映红了农家人的笑脸……近年来,上高县坚持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饮水解困等工程,仅2004年,就投入资金2300万元,完成了2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、解决农村3000人饮水难问题,为百姓撑起了一片安居乐业、生活和谐的蓝天。
村民大会议河堤“开会了,开会了,大家安静。”去年冬修时节一到,该县就派人到泗溪镇良田村,组织村干部下到各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,讨论锦江堤良田段的加固问题。
良田防洪堤位于上高县东部,保护着良田、城头两村3600多亩农田、3000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在县里的支持下,村民大会取得了一致意见:通过县里出资、村里补资、群众捐资等方式,筹集资金36.6万元,解决了资金瓶颈难题。接着成立大堤加固指挥部,制定阶段性加固计划,请来专业施工队,抽调专人抓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。在轰隆隆的机器作业中,昔日洪水来时泡泉和管涌普遍的上陈村到新朱坊村1.5公里、城头村0.5公里锦江河堤变得厚实坚固,滴水不漏。走上河堤,只见锦江水依旧流淌,附近田里的粮、菜长势正旺,良田村、城头村的村民抓种备收正忙。
治河改道造良田田心镇井陂村,地处江南水库下方。每年洪水来临,水库一排水,由于村前河道狭小,河上老桥过窄,洪水排泄受阻,全村的水田就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。被浸的水稻受到影响,产量赶不上良田的一半。
为切实帮农民解困,助农民增收,上高县派出专业人员对一条条水系、一块块坡面、一个个小区实行集中整治。工程指挥部调来6部挖掘机,把村前2000多米河道挖宽挖直,对两座老桥进行了改建,一举解决了泄洪难题。加强田间排灌工程建设,埋设地下管道,优化桥涵闸配套设施,做到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桥涵闸配套、机械丘丘能下田”,使稻田涝了能排,旱了能灌。全村0.55万亩中低产田得到改造,0.25万亩土壤得到改良,新增灌溉面积0.15万亩,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.2万亩。2002至2004年,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5.4万亩,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40万公斤。
深层取水解民难野市乡贯埠村地处上高县东北部。未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以前,村民全靠两口大口井取水。饮用该井水后,村民一到40岁脚力就不好使,成了全县有名的“瘸子村”。经检测,该井水属浅层水,水质差,含亚硝酸等有害物质,且污染严重。
心系民忧,急解民愁。该县技术人员深入实地,察看地形,查阅资料,确定在村中低洼处新建一口机井,并请来专业人员设计、指导、施工。一个星期后,村民喝上了安全达标的自来水。自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以来,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65.03万元,建成大口井133座,机井6座,泵站提水8处,自流引水49处,解决了16个乡(镇、场)101个村3.01万人的饮水难题。
宜春日报-宜春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