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省上高县信息集散云平台
信息发布
上高信息网上高新闻 > 农业新闻 > 农业技术 > 正文

强化服务谋合作创新思路促发展——上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介绍

2008-01-21 08:04 来源:江西农业信息网  收藏  举报

自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》颁布实施以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,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、实施良种良法、粮食丰产工程等一系列政策及技术措施,在全县广大农村掀起了组建和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潮。县农业局抢抓发展机遇,转变工作思路,创新服务方式,将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在重要位置,集中力量、集中精力抓紧抓好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
一、组建规模

从2006年底到现在,全县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,并全部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。主要涉及五种产业类型:

(一)优质水稻种植合作社29个。县农业部门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帮助、引导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,并给予全力支持。在提供技术服务方面,实行“五统一”:即统一供种、统一供肥、统一供药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产品收购,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

(二)牧业合作社3个。现有社员1250人,带动农户5600户,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开办资金185万元,筹集流动资金2200万元,其中授信贷款1600万元。

(三)渔业合作社1个。现有社员71人,筹集开办资金20万元,并获得15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。

(四)农机合作社和蔬菜(吊瓜)合作社各1个。

二、基本做法

(一)工作推动。各级农业部门的领导都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,并多次亲临我县督促、指导合作社组建工作,对我县的合作社建设提出了具体、明确要求。我县县委、县政府也一直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,把引导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列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
(二)宣传发动。我县采取发资料、办讲座等形式,大力组织宣传法律,讲解成立合作社的意义和好处,对有意成立合作社的地方,派专人进行指导,对合作社的名称以及设立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。通过大力宣传发动,农民渴望成立合作社的积极性高涨。

(三)典型带动。我县根据本县实际,选择了一些群众基础好、人员素质高、能人带动力比较强的地方先行试点,比如泗溪镇的墓田村、床里村、洋港村,芦洲乡的黄山村、江口村,锦江镇的五里村、锦江缘等种植业合作社,都是已开始运作的试点合作社。通过这些试点合作社的规范运作,帮助社员增收致富,从而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。

(四)政策驱动。我县对合作社的扶持实行企业及部门共同扶助的形式,由企业对每个合作社出资2000元、财政、农业部门出资3000元开办费,激励合作社开业。同时采取银行贷款优惠、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性扶持。如财政担保方面,给予了500万元的担保额度,银行贷款比正常贷款低10-15%的利率。

三、主要成效

我县的合作社,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、农民的积极参与、企业的有效链接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,不仅为农民增加收益、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,而且成为农民和企业联系的桥梁、政府部门开展服务工作的高效载体。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了“三个满意”:

(一)增产增收得实惠,农民满意

1、减少了生产成本。种植业方面,合作社社员通过统一购买运送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农资,统一产品收购,每亩可节省成本30元以上;通过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防病灭虫,每亩可减少损失50元以上;合计每亩可减少成本80元以上;按合作社年联系带动面积15万亩计算,全年全县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1200万元。水产合作社还聘请了专门的技术顾问,实行专家坐诊、出诊服务,养鱼病害损失降低了10%以上,仅此社员又可增收100万元以上,户平14万元以上。

2、提高了经济效益。比如水稻种植方面,农业部门通过合作社向社员推广企业所需的优质稻品种,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,并且企业实行加价收购。如金农米业集团属下的圣牛米业公司,扶助建立的泗溪镇床里村种植业合作社,有社员98户,联系面积800多亩,企业通过合作社向农民推广种植的早稻优良品种“两优25”、“两优42”,收购优质稻谷35万多公斤,不仅产量比普通稻高70-100斤/亩,而且品质更优,每百斤收购价格比普通稻高8元左右,亩可为社员增收160元,仅此合作社就可为社员总计增收128万元。

3、降低了市场风险。现行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,农民组织化程度低,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。农民加入合作社后,可以直接通过合作社与外界、与市场打交道,可以委托有法人主体的合作社与企业、与市场签订生产种植订单,降低市场风险,提高社员生产积极性。

4、促进了产业化发展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是基础产业;同时,因为生产条件落后、比较分散、分布不均、难以集中等因素,成了弱势产业。成立合作社后,可以大力发展规模种养,使分散经营有效的集中,产生规模效益,提高了农民种植、养殖的积极性,促进了种植业、养殖业的发展。

5、提高了农民的素质。合作社可自发组织社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,不但可以提高种养技能、病虫害防治水平、现代机械化操作水平等,还可学习市场经济知识,增强市场意识,加强抵御风险能力,提高社员整体素质,培养新型农民。

(二)增利提效保粮源,企业满意

以江西金农米业集团扶助组建的水稻种植业合作社为例。

1、稳定粮源,增加了效益。企业通过米业集团标准化、模式化的产业运作,并统一合作社基地的规划建设,避免了行业内的不正常竞争,稳定了企业的原粮基地,降低了经营成本,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。据估算,企业有稳定的原粮供应,每吨可节约10元的环节费用,企业每吨可净增收20元以上,按年加工销售优质大米20万吨算,两项合计可为企业增收节支600万元以上。

2、统一管理,提升了品牌。通过对合作社基地规模化生产、标准化管理及“五统一”运作,不仅使企业的原粮得到了保障、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,而且推动了企业实行集团化管理,壮大了整体实力,提高了知名度,促使企业上规模、上档次、造精品、强品牌,从而促进了企业品牌的提升。

(三)服务到位显高效,政府满意

成立合作社后,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为政府工作提供了新的高效平台。具体在农业服务上可以实现“三多”:

1、优质稻种植面积多。成立种植业合作社后,农民通过合作社统一选购品种,不但减少了农民购种的成本和精力,而且能买到真正的优良品种。以前推广的优质稻种植面积每年只有5万亩左右,如今通过合作社的辐射带动,光早稻推广的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就达15万亩。

2、订单多。现在企业直接通过种植业合作社,建立稳定的基地,签订到更多的订单,而且信誉有保障。以前一个信誉度好的企业也只能签到一、两千份订单,现在一般的龙头企业也可以签到四、五千份订单了。2007年全县仅早稻就签订单25万多份,订单面积15万多亩。

3、新技术推广多。通过合作社把水稻栽培、生猪养殖、鱼塘管理等新技术,以培训班等形式直接传授给农民,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力,农民又易接受,极大地促进了更多实用新技术的及时转化和应用。

今后,我们将围绕优势产业制定统一规划,打破行政区划限制,支持合作社跨区域发展,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;规范和明确章程、制度、服务内容以及注册登记、管理服务部门等,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的运作机制和服务内容;鼓励合作社从事农产品储存、保鲜、加工和运销等,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信息、技术、培训、质量标准与认证服务,进一步增强合作社服务能力、拓宽合作社服务领域;切实保护合作社的法人权益,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走上法制化的轨道,积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,进一步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
供稿:上高县农业局 责任编辑:SN001